2021年4月29日11时22分,搭载天和号核心舱的长征5B火箭发射成功。这标志着中国载入航天三步走的最后一个阶段将进入关键期。
天和号发射成功
核心舱是空间站最关键的组成部分,其承担着连接货运飞船、宇航员生活起居及拓展其他舱位的作用。中国的“天和号”核心舱全长16.6米,最大直径4.2米,可以说是目前为止人类送入太空的最大单体航天器。内含功能方面甚至比国际空间站的曙光号、团结号、星辰号三个舱联合还要多。
天和号核心舱
天河号核心舱主要分为三大功能区,最前面的球形部分称为“节点舱”,主要承担飞船对接工作。其拥有两个对接口,两个停泊口和一个航天员出舱口。顾名思义,对接口的主要作用就是与地球发射来的货运舱、载人舱、实验舱、光学舱等航天器进行对接。当对接口完成任务后,空间机械臂会将对接舱体转移至停泊口,从而保证正常运行。而航天员出舱口主要帮助完成空间站的人工在轨维修工作。
球状为节点舱
中间的功能区为生活控制舱,由两大部分组成,称为小柱段和大柱段。小柱段直径2.8米,这里主要作为航天员生活起居用所,配备有3个睡眠区、一个卫生区、1个锻炼区。在小柱段外侧还配备了七自由度的大型多功能机械臂,未来主要负责实验舱转位、捕获飞行器、维修等工作。
大柱段直径4.2米,这里是空间站的核心控制区域,同样也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主要搭载了空间站的设备操作平台以及多个实验机柜,这里可以说是航天员主要的工作场所。而后半部分,也是天和号的最后一个功能区“资源舱”。这里主要负责空间站的动力输出和燃料贮存,搭载了4台LHT-1霍尔电推发动机。这是人类首次将电推运用于载人航天器,其拥有的高比冲优势,不仅节省了空间站的燃料,同时可以补偿大气摩擦产生的降轨阻力。
天和号核心舱结构
这个舱位还打破了传统航天器后端封闭的原则,采用前后联通设计,这样天舟号货运飞船就可以在后端接口完成对应的资源运输,大大减轻航天员舱内转移的压力。
天和号核心舱的发射直接关系着整个空间站的建设。从今年起将持续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主要舱段、4次货运飞船及4次载人飞船。直至2022年完成整个空间站的建设,同时实现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目标。
中国空间站
届时中国的天宫号空间站将成为人类唯一的空间站,承担着国际合作和空间实验的重任。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