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产阶级政党如果没有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的领袖,无产阶级专政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工人阶级为了在全世界进行艰巨的顽强的斗争以争取彻底解放,是需要权威的。当然,这只是说,年青的工人需要那些进行反压迫反剥削的斗争的老战士的经验,需要那些进行过多次罢工、参加过一系列革命活动、有革命传统和远大政治眼光的精明能干的战士的经验。每一个国家的无产者都需要全世界范围的无产阶级斗争的权威。
列宁:《卡·考茨基<俄国革命的动力和前途>一书的俄译本序言》(1906年12月)。《列宁全集》第11卷第398页
把千百万劳动群众组织起来,这是革命最有利的条件,这是革命胜利最深的泉源。由于无产阶级革命的这个特征,在斗争进程中,也就出现了一些最能体现以前的革命没有过的特点(即组织群众)的领袖。
列宁:《悼念雅·米·斯维尔德洛夫》(1919年3月18日)。《列宁全集》第29卷第68页
培养一批有经验、有极高威信的党的领袖,这是一件长期的艰苦的事情。但不这样做,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的“意志统一”,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列宁:《给德国共产党员的一封信》(1921年8月14日)。《列宁全集》第32卷第505页
党组织的作用和名副其实的党的领袖的作用,也正在于通过本阶级一切肯动脑筋的分子所进行的长期的、顽强的、各种各样的、多方面的工作,获得必要的知识、必要的经验、必要的(除了知识和经验之外)政治敏感,来迅速而正确地解决各种复杂的政治问题。
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1920年4-5月间)。《列宁选集》第4卷第223-224页
德国革命激起了工人的热情和“军队当中几乎是普遍的哗变”。显然,革命领袖的职责是引导群众走向革命,是在工人武装和德国革命的影响能够立刻解决问题的时候不错过时机。
列宁:《资产阶级如何利用叛徒》(1919年9月20日)。《列宁全集》第30卷第18页
正象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象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甚至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以某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参加赖有他才第一次意识到本身地位和要求,意识到本身解放条件的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这实际上就是他毕生的使命。斗争是他得心应手的事情。而他进行斗争的热烈、顽强和卓有成效,是很少见的。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883年3月17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74-575页
我们之中没有一个人象马克思那样高瞻远瞩,在应当迅速行动的时刻,他总是作出正确的决定,并立即打中要害。
恩格斯:《致约·菲·贝克尔(1884年10月15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49-450页
最使那些微不足道而又自命不凡的满腹牢骚的小人恼火的是:马克思由于他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成就已经赢得了这样的地位,各国工人运动的最优秀的人物都充分信任他。他们在紧要关头都向他请教,而且总是发现他的建议是最好的。他已经在德国、法国、俄国赢得了这种地位,至于在比较小的国家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并不是马克思把自己的意见,更谈不上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而是这些人自己来向他求教的。马克思所起的特殊的和对运动极端重要的影响,就是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
恩格斯:《致爱·伯恩施坦(1881年10月25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24-425页
我们之所以有今天,都应归功于他;现代运动当前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应归功于他的理论的和实践的活动;没有他,我们至今还会在黑暗中徘徊。
恩格斯:《致威·李卜克内西(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37-438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伟大功绩,在于他们用科学的分析证明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必然过渡到不再有人剥削人现象的共产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伟大功绩,在于他们向各国无产者指出了无产者的作用、任务和使命就是首先起来同资本进行革命斗争,并在这个斗争中把一切被剥削的劳动者团结在自己的周围。
列宁:《在马克思恩恪斯纪念碑揭幕典礼上的讲话》(1918年11月7日)。《列宁选集》第3卷第603页
1848-1849年的运动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流亡中并没有只限于从事科学工作。在1864年,马克思创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并在整整十年内领导了这个协会。恩格斯也积极地参加了该会的工作。“国际工人协会”依照马克思的意思团结了各国的无产者,它的活动对于工人运动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就是在七十年代“国际工人协会”解散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团结各国无产者的作用也没有停止。相反,他们作为工人运动的精神领导者的作用,可以说是不断增长的,因为工人运动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
列宁:《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95年秋)。《列宁选集》第1卷第93页
马克思逝世以后,恩格斯一个人继续担任欧洲社会主义者的顾问和领导者。无论是受政府迫害、但力量仍然不断迅速地增长的德国社会主义者,或者是落后国家内那些还需仔细考虑斟酌其初步行动的社会主义者,如西班牙、罗马尼亚和俄国的社会主义者,都同样向恩格斯征求意见,请求指示。他们都从年老的恩格斯的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的宝库中得到教益。
列宁:《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95年秋)。《列宁选集》第1卷第93页
列宁的伟大首先就在于他创立了苏维埃共和国,从而在事实上向全世界被压迫群众表明了:得救的希望并没有丧失;地主和资本家的统治是不会长久的;劳动王国是可以靠劳动者自身的努力来建立的;劳动王国是应该建立在地上,而不应该建立在天上的。这样,他就激发了全世界工农争取解放的热望。这也就说明为什么列宁的名字成了被剥削的劳动群众最爱慕的名字。
斯大林:《悼列宁》(1924年1月26日)。《斯大林全集》第6卷第43-44页
列宁不仅是俄国无产阶级的领袖,不仅是欧洲工人的领袖,不仅是殖民地东方的领袖,而且是全球整个劳动世界的领袖。
斯大林:《悼列宁》(1924年1月26日)。《斯大林全集》第6卷第46页
列宁的伟大,正在于他没有做马克思主义字句的俘虏,而善于抓住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并从这个实质出发,向前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说。
斯大林:《论我们党内的社会民主主义倾向)(1926年11月1日)。《斯大林全集》第8卷第222页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确切些说,列宁主义一般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处在革命(我们指的是无产阶级革命)以前的时期,帝国主义还没有充分发展的时期,准备无产者去进行革命的时期,无产阶级革命还没有成为必不可免的直接实践问题的时期。
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生列宁却处在帝国主义充分发展的时期,无产阶级革命开展起来的时期,无产阶级革命已经在一个国家内获得了胜利、打破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开辟了无产阶级民主制纪元即苏维埃纪元的时期。
正因为如此,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的发展。
斯大林:《论列宁主义基础》(发表于1924年4-5月)。《列宁主义问题》第2-3页
列宁总是鄙弃那些瞧不起群众,想照书本去教导群众的人。因此,列宁总是不倦地教海我们:要向群众学习,要理解群众的行动,要细心研究群众斗争的实际经验。
相信群众的创造力,——这就是列宁活动中的一个特点,这个特点使他能够理解自发势力,把自发运动引上无产阶级革命的轨道。
斯大林:《论列宁》(1924年1月28日)。《斯大林全集》第6卷第55页
列宁的英明远见在任何时候都不象在革命爆发时期那样充分和明显地表现出来。在革命的转折关头,他真是才华毕露,洞察一切,预见到各阶级的行动和革命进程的可能曲折,他对这些东西简直是了如指掌。
斯大林:《论列宁》(1924年1月28日)。《斯大林全集》第6卷第55页
当我知道列宁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末,特别是从1901年以后,在《火星报》出版以后的革命活动的时候,我就深信列宁是一个非常的人物。当时在我看来,他不是我们党的一个普通的领导者,而是我们党的实际创造人,因为只有他一个人才了解我们党的内部实质和迫切的需要。
列宁和他们比较起来不单是一个领导者,而且是一个最高典型的领导者,是一只山鹰,他在斗争中不知恐惧为何物,大胆地引导我们党沿着前人未曾走过的俄国革命运动的道路前进。
斯大林:《论列宁》(1924年1月28日)。《斯大林全集》第6卷第48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