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玥琳
最近,网红“卷”到了联合国。衣着正式,面容精致的“名媛”“才俊”们出现在联合国的会议室里,他们有人演讲,有人领奖,有人开会,有人汇报,“受邀参加”国际重要会议,讨论着妇女儿童保护、全球气温变暖、数字科技发展等高端议题。“今天去联合国领个奖”“睡一觉之后再去联合国发表演讲”“一会儿去参加全明星晚宴”……类似的话术屡见不鲜,利用联合国的“高大上”印象,将自己包装成“走上人生巅峰”的高知精英形象。其中一人气最高的博主,短短几天就涨粉百万,狠狠收割了一波流量。
很快,细心的网友发现,联合国开放预约参观,支付26美元即可进入,现场还提供多国语言的导游服务。花几百美金就能参与联合国内部演讲、外部演讲、线上会议等活动,还提供总部大会议室出租服务。假面立刻被揭穿,网络上旋即掀起了一波“打假”热潮,“虚荣”“浮夸”“悲哀”的批判声响起,甚至波及到了真实分享联合国实习、工作经历的博主,他们被卷进舆论漩涡,被迫在污名化的“网暴”之下自证清白。
吃流量饭还需“正衣冠”。前有“Thurman猫一杯”自导自演“巴黎捡到小学生作业”后被全网封杀,后有“东北雨姐”大量售卖用木薯粉以次充好的红薯粉条而被行政处罚,网红“假流量”为何层出不穷,屡禁不止?背后隐藏的“生意经”是关键。吸粉百万后一条推广报价上涨至几十万的利益当头,只要足够吸睛,能够吸粉,嘴上满口“真情实意”,行为满是“虚情假意”成为一些网红默认的准则。而头部网红翻车的种种案例已经表明,要想长久地发展自媒体事业,还需“正衣冠”,真正“学本事”,否则只会昙花一现。此外,作为短视频直播行业的直接监管者,平台也应提高监管力度,构建更严格的内容审核与违规处罚体系,做好流量作假的“守门员”。
筑牢网络清朗的“硬屏障”。今年7月,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1个月的“清朗·网络直播领域虚假和低俗乱象整治”专项行动,整治编造虚假场景人设、无底线带货营销等突出问题;10月,部署开展“清朗·整治违规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专项行动,整治虚假不实、恶意篡改、仿冒假冒等违法违规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行为;年底,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整治算法乱象问题。中央一系列重拳出击,旨在整治各类网络乱象,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彰显出我国进行网络生态治理的决心和力度。网红通过“作假”“造谣”来构建人设,必将受到严惩,被流量反噬。
注入向好向上的“正能量”。网络时代,流量的“泼天富贵”转瞬易逝,速成式的成功,往往缺乏深度和持久力,无法构建起稳固的个人品牌和影响力,对抗“假流量”的“空中楼阁”,往往需要“真价值”,树立正向、理性、长远的价值观念。近日,有12306“最强大脑”美称的单杏花同志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她带领团队将12306系统一路建设发展成全球交易量领先的超大型实时票务系统,极大方便了老百姓的日常出行,为我国铁路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是时代真正需要的楷模和“流量”。一方面,我们要需要大力宣传正向楷模,强化榜样力量,为网络注入“正能量”;另一方面,要不断培养脚踏实地的价值观念,打造“内容为王”的本质,铲除“假流量”的生存土壤,真正激发文化的创新力和社会的向上能量。
只用了几天,苦心经营人设的联合国“精英”便被“打回原形”,互联网从不缺明星,但虚假的流星总会坠落,反射别人的光芒总会被收回,唯有将自己变成光源,稳定、持续地输出着温暖,营造穿透时间、触及心灵的深层价值,才能在互联网这片沃土上长久地绽放。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