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波台
近日,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我国民营企业已连续6年保持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地位,2024年还创造了“三个首次”,即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数量首次超过60万家、民营企业首次成为我国高技术产品的最大进出口主体、占我国消费品进口比重首次超过50%,彰显出民营企业的旺盛活力和发展地位。
开拓新市场,民企加速走出去。善于拓市场、抢订单是我国民营企业成长发展的鲜明特质。特别是近年来,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广大民营企业加速全球化进程,从借势全球化的被动融入,转向生而全球化的主动引领,纷纷走出去开拓新市场。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数量达到了60.9万家。这些不断涌现的民营企业,如同新鲜血液一般,流淌涌动在众多海外市场,除了美国、欧盟、日韩等传统市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以及非洲、南美洲等其他新兴市场国家成为外贸增长新领域,带动我国外贸市场多元化稳步推进。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为例,我国民营企业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拓展了沿线国家的市场,还通过参与基础设施、能源开发等关键领域合作,更广领域融入当地市场,带动外贸全面拓展。去年,我国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22.07万亿元,占进出口总值首超50%。
突破新技术,掌握更多话语权。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和壁垒,推动“引进来”“走出去”的边界不断拓宽,开辟出新天地。例如,华为在5G专利数量上以14%的全球占比稳居榜首,其5G基站核心芯片实现100%国产化;比亚迪刀片电池能量密度突破180Wh/kg,推动电动车续航突破700公里大关,通过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将整车制造成本降低15%,这些企业不仅改写了我国相关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话语权,更以技术自主创新为支点,撬动了全球产业格局的重构。数据显示,2024年民营企业首次成为我国高技术产品的最大进出口主体,进出口高技术产品增长12.6%,占我国同类产品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3个百分点至48.5%,背后正是广大民营企业用自主创新重塑产业,在全球市场掌握更多话语权。
用好新平台,贸易融通拓渠道。近年来,我国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合作消弭对抗,以共赢取代零和,高水平举办广交会、进博会、消博会、服贸会等进出口展会,为广大民营企业谈合作提供“家门口的平台”。此外,各级政府政策多维度支持,不仅通过金融支持、贸易便利化等方式降低民营企业的国际化成本,还通过搭建大中小企业抱团出海平台、降低物流仓储成本等方面给予帮助,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帮助企业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我们看到,广大民营企业积极参展、出海,拥抱“互联网 ”,拓展跨境电商等平台,拉近不同经营主体之间的距离。数据显示,我国消费品进口比重首次超过50%,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至51.3%,其中在日化用品、水果等产品中比重超过六成,数字背后既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是广大民营企业贴近需求、打通供需的积极作为。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