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质量安全既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也是重大的经济社会问题,关系到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和谐稳定。市场监管总局自成立以来,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每月对已获生产许可且在我国完成配方注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全部监督抽检,覆盖的检验项目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部门规定。从监督抽检结果看,近年来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合格率呈稳中向好趋势,但不合格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应加强行业规范管理,推动行业质量安全水平提升,确保婴幼儿群体“口粮”的安全。
奶源品质是乳粉品质的基础。此前,我国部分缺乏稳定奶源基地的乳制品生产企业存在淡季压价、旺季争抢奶源和跨区域收奶等情况,导致各乳制品生产企业因利益相互博弈,造成原料奶收购环节存在供需矛盾、质量不稳定和掺杂使假等问题。鉴于此,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应严格把关原料奶质量,完善生产企业管理和经营制度,健全产业链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有效从源头把控婴幼儿配方乳粉安全。
原辅料的质量控制环节是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过程中的核心。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应建立供应商审核制度,严格把关供应商资质,如生产经营资质和许可范围等,严格审核供应商提供的原辅料合格证明等文件,防止审核材料造假。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原辅料管理,包括严格执行原辅料进货查验制度,对合格原辅料验收贮存及对不合格原辅料进行处置。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过程中,应对原辅料采购、称量、配料、投料、杀菌、灌装、出入库等环节的关键控制点进行记录,严格按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的含量和配比,避免添加过期原料、使用其他原料代替产品配料、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及未按生产工艺流程操作等违规行为。
12—36月龄婴幼儿群体是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主要消费人群。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质量安全关系着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始终是社会和市场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如何把好质量安全关、守护婴幼儿“第一口粮”,是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追求的目标,也是落实监管工作的重要突破点。这要求生产企业不断创新优化婴幼儿配方乳粉全产业链生产工艺流程,严格把控风险因素,依法依规生产;市场监管部门应增加抽检频次,出台政策法规,加大检查力度,协助生产企业发现风险隐患,指导企业完成措施整改,满足婴幼儿食品安全需求,助力婴幼儿配方乳粉产业更好发展。 (宗 禾)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