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鹭江观察 | 推进适老化改造 稳稳的幸福如何“改”出来

发布时间:2025-04-09 11:07:41

邻安康长者守护平台呼叫中心

老年商城展厅陈列的商品——电动助起床垫。(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摄)

厦门网讯(文/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图/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除署名外))

当增长的年龄逐渐抽走身上的力量,原本熟悉的家突然变得不方便了,该怎么办?

一个明确的答案是适老化改造。2015年,国务院首次提出“居家适老化改造”概念;2020年,民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导意见》,将适老化改造纳入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就在前不久,我市发布了《2025年厦门市居家适老化改造产品补贴实施细则》,延续补充去年下半年的补贴。

多日来,本报记者接连走访了相关职能部门、线下商城、商家、改造施工队和进行了改造的家庭,深入探究“适老化改造”的内容与市场。一个有意思的反差是:尽管官方大力推进,但作为“适老化改造”的真正受益者,老人们甚至还不是这个市场的消费主力——市场还有待深度开发,具体该往哪里努力,记者的走访或许能给出一些方向。

改造内容有哪些?

防滑防摔是关键 卫生间等是重点

根据记者走访综合的信息,居家适老化改造,目前都围绕着一个主题来进行:“防滑防摔”。再细分到各个领域,便是助行、助浴,以及如厕安全、地面防滑等细节——具体到改造过程,更多的是关注卫生间、客厅、起居室等地方的改造。

记者注意到,2024年“新春慈善快车适老化改造”项目的改造方案中,“拐杖+助浴椅+助便椅+臂式电子血压计+指套式血氧仪 (单机版)+床边扶手+地面防滑施工”这样的模块化组合方案,最受老年人欢迎,是所有方案中选择度最高的。

适老化产品多元

智能马桶等受欢迎

由我市民政部门牵头打造的海峡两岸老年用品商城(以下简称“老年商城”)线上平台及线下展厅去年“开张”,推出了1500种以上适老化产品。

如果将房屋的模块化改造看作“整体”,老年商城里的产品可以看作是“单体”,以单个或多个产品组合,即插即用。

商城内“邻安康”三件套颇受欢迎。根据市民政局发布的内容,“邻安康”包含呼吸心率、跌倒及人体存在感应雷达监测,能对老人进行无感监护,也就是说,如果发生老人跌倒、烟雾燃气报警等紧急情况,它能通过多种渠道同时通知家属、助老员、网格员等,必要时同步呼叫120急救车。

其他销路较广的产品,则包括智能马桶、花洒、扶手、按摩仪器等,还有拐杖、助行器、助便器、助起床垫等部分人群的刚需产品。

改造如何开展?

官方出资 改造特殊老人房

从2023年开始,由市民政局指导、市慈善总会捐资,联合市养老服务促进会共同开展的“新春慈善快车适老化改造”项目,已连续为全市400户困难家庭老年人配置适老化设备设施改造——一方面添置了助行助浴设施、血压和血氧等身体指征监控产品,同步还进行地面防滑、恒温淋浴等改造。这些改造主要帮扶的人群,是相关政策中确定的孤寡、独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7类老年人以及相对困难的老年人家庭。

除此之外,近年来也有其他免费的适老化改造资源,已深入社区居民。以思明莲丰社区为例,去年为8个家庭加装养老床位,还在2名老人家中安装“邻安康”人体存在监测仪。“社区工作人员和助老员会摸底,掌握有改造需要且符合条件的老人或家庭,积极报送指标,联络上门服务。”莲丰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记者也了解到,免费适老化改造资源日后还有望向低保边缘户倾斜。

子女为父母添置

安装适老化物件

记者来到老年商城展厅了解到,商城的消费主力,来自35岁-45岁的中青年。“目前的单子大多由子女主导,为家中长辈添置适老化物件。”老年商城工作人员说,这些购买者的父母大多还属于活力老人,身体健康、生活自理,有良好的社会参与度,加装的东西“能用得上”;另一方面,家庭已有一定的积蓄,舍得花时间、花钱进行改造。像智能马桶、花洒、扶手、按摩仪器、“邻安康”系统等,都是子女为父母长辈购置的较为普遍的适老化产品。

调查

老年人为何不买单?

几年前,一家做适老化硬件改造的门店曾开进文屏山庄小区,但问者不多,询问的老人更是寥寥,不久后黯然关门退场。这有如现在适老化改造市场的缩影——尽管老人是直接的受益者,但他们却很少参与其中。

硬件受限情况多

不符合施工条件

“在改造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在建设年代较早的民房或老旧小区中,硬件受限的情况比较多,墙面、下水管道、电路等,不符合相关的施工条件。”负责改造施工的建设方说,缺少管道,就无法安装淋浴器;墙面受损,加装的马桶扶手则没法牢固地钉上墙;如果电路老化,电子化、智能化的设施就难入场;碰上地面条件差的,就需进行多次防滑处理,或者不得不放弃并用其他方式替代。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工程队往往需要创造条件——比如为住户加装管道、加固墙面、更换产品方案等。

对这类困难的顾虑,在老年商城也能找到印证——无需钻墙的马桶扶手,无需更换床铺的助起床垫,简单安装即可使用的“邻安康”系统、卫浴产品等,这些只需要“轻改造”就可以使用的,都成了受欢迎的明星产品。

有的老年人不服老

有的认为没必要花钱

在走访中记者了解到,对银发群体来说,不少人虽然衰老但并不服老,认为自己并不需要特殊照顾——“如果说到某项改造或某件产品是专为照顾老年人而设计的,他们反而会在心里产生排斥,认为自己不需要。”老年商城工作人员如是说。

“我们在介绍适老化改造时,一些老年居民会认为:‘没必要花这个钱,这么多年都习惯了,还不是住得好好的。’”一名社区工作人员说,虽然相关部门大力宣传,但习惯了省钱、不愿额外花钱的老人,还是占了大多数。

此外还有网友提到,去年,进入商城平台购买适老化产品,需要经过上传身份证进行认证等步骤才能享受优惠——这个过程会“劝退”一部分老年人,他们认为“不安全”。

部分产品凸显“老年感”

不贴近日常生活

在老年商城里,销路最广的一系列产品,往往有一个特征:去“老年化”标签——这些产品全家老小都适用。

反之,外观设计太过于突出“老年感”的产品,很难走进老年人的内心。工作人员举例说,功能齐全、外表雪白的护理床,带有金属护栏、吊架、推拉转轮等,容易让人联想起医院病床等“严肃冰冷”的场景,所以有需要的人群更愿意选择电动助起床垫,从外观上看,和普通家用床垫相差不大,“家味”更浓。

与之类似,如果只是腿脚轻微不便,老年人未必会接受电动轮椅,而是更愿意选择四轮电动代步车,更贴近日常生活

鹭江茶桌仔

适老有爱

居家无碍

●赵张昀

适老化改造正快速推进,但通过走访我们发现,对于“适”字的理解,我们可能还不够深刻。

站在一个普通年轻人的视角,这个“适”是适应的意思,即让改造后的空间更适应老年人的行动特点和节奏。但市场的反馈已经告诉我们,“适”不只于此。

一个产品要精准地契合目标客户群的物理需求,前提是了解客户群的心理需求——老人们不需要这种硬邦邦的“协助”,而是需要暖融融的生活品质提升。从这角度来看,“适”的内涵应该是“舒适”。

或许,适老化改造和产品要这样才符合市场的期待:首先,它需要不“显老”,没有老人味,让老人们欣然接受;它还需要“无感”,悄悄地融入到老人的日常生活中,这其实不仅是对产品开发的要求,更是对老年人尊严和情感的尊重。

“生存保障”是基础,但“品质生活”才是老人们的迫切需求——或许在产品设计中更注重这方面的提升,就能俘获更多老人的心,开拓更大的市场。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