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秘密召开,7月30日被迫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举行。出席的代表有:上海的李达、李汉俊,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长沙的教员、何叔衡,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东的陈公博、包惠僧,东京的周佛海,代表着中国最早的58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柯尔斯基出席了大会。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张国焘为组织主任,李达为宣传主任。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从此,在古老落后的中国出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这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党的一大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初步确立了党的基本法规。这些文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建章立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的确立。
第一,党的一大确定了根本目标。《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作出明确规定:
“(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2)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3)消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
该纲领明确了共产党旨在通过领导工人群众用阶级斗争手段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使工人阶级掌握国家机器,以达到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和剥削,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目的。这雄辩地表明,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就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奋斗目标,就与空想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形形色色的改良主义等非马克思主义划清了界限这表明早期共产主义者在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实践过程中,冲破了各种社会思潮的迷雾,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完成了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在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思想意识必须围绕着党的中心任务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切实为贯彻党的纲领、路线服务,把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消灭剥削和压迫、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终极奋斗目标。
第二,党的一大申明了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明确规定了党对宣传工作的绝对领导,制定了宣传工作计划及宣传纪律,指出:“一切书籍、日报、标语和传单的出版工作,均应受中央执行委员会或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监督”;“不论中央或地方出版的一切出版物,其出版工作均应受党员的领导”:任何出版物“均不得刊登违背党的原则、政策和决议的文章。”
而且规定了对现有其他政党的态度,“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并进一步指出:“在政治斗争中,在反对军阀主义和官僚制度的斗争中,在争取言论、出版、集会自由的斗争中,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这是党的一大对开展新闻舆论、宣传教育等提出的严格要求:必须遵守而不能违背党的原则、纲领和决议。思想意识鲜明的党性原则在此明显体现出来,无产阶级政党阶级性原则清晰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党性、阶级性原则的提出和设置,是党建工作的关键环节,是提升党的组织力、领导力的必要手段,是思想教育本质的体现,也是实现其根本目的的必然要求。
第三,党的一大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任务。《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并强调党要加强对工人群众的领导,“党应在工会里灌输阶级斗争的精神”,进行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不要使工会成为其他党派的傀儡”,“勿使工会执行其他的政治路线。”决议要求在一切产业部门成立工人学校、组建工会组织和研究机构,以“提高工人的觉悟,使他们认识到成立工会的必要”“教育工人使他们在实践中去实现共产党的思想”,提出要研究“工人运动史,组织工厂工人的方法,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各国工人运动的现状。研究的成果应定期发表。应特别注意中国本国的工人运动问题”,以推动工人运动的深入发展。《中国共产党中央局通告--关于建立与发展党团工会组织及宣传工作等》对当前任务作出明确部署:“关于劳动运动,议决以全力组织全国铁道工会,上海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唐山南京天津郑州杭州长辛店诸同志,都要尽力于此计划。”同时对青年及妇女运动也作出安排,要求依照“'青年团’及'女界联合会’改造宣言及章程”“从速进行”。显然,上述规定围绕着党的终极使命而展开,是当时中国社会革命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思想灌输根本目的的具体体现,是当时开展思想教育要完成的任务。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的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工人群众——得以明晰。党的一大文件提出的加强对工人运动教育、领导、组织的方法,积极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开展,为党后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积累了宝贵经验。
第四,党的一大初步规划了组织建设。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为党的思想教育奠定了组织基础。《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明确规定“凡承认本党纲领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党员的人……均可接收为党员”;并对接受新党员的手续作出了清晰规定;要求“在党处于秘密状态时,党的重要主张和党员身份应保守秘密”;指出“凡有党员五人以上的地方,应成立委员会”;“地方委员会的财务、活动和政策,应受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监督。”《中国共产党中央局通告》对当时党、团组织的发展作出严格部署,指出:“(A)上海北京广州武汉长沙五区早在本年内至迟亦须于明年七月开大会前,都能得同志三十人成立区执行委员会,以便开大会时能够依党纲成立正式中央执行委员会。(B)全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必须在明年七月以前超过二千团员。”加强党的建设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上述规定既是对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保证党的纯粹性、提升党的战斗力的必要条件,更是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一个组织健全、纪律严明的政党,就有条件开展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而组织涣散、纪律松弛,必然导致执行力匮乏、效率低下,更无法完成预期目标。
由此,我党思想教育的性质、原则、任务、内容、形式等得到了明确规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以提高工人阶级思想觉悟为主要任务,为实现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的新式的思想教育拉开了历史帷幕。当然,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暴露出许多缺陷与弊端,这跟我党尚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有很大关系。党的一大将资产阶级作为革命的主要对象,设想直接进入社会主义革命,显露出共产党在认识中国国情、确定革命性质和策略等重大问题上的盲目性、局限性。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此时的我党正在不断壮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命运开始发生重大转折。在与中国的工人运动、人民反帝反封建运动结合以后,马克思主义立即成为中国政治生活中一个雄厚的力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意识灌输,也在革命实践中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