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成武县聚焦聚力“打造全市一流教育品牌”的高品质教育,大力推进教育优质均衡,逐步缩小教育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在此期间,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一线教师,大众网·海报新闻联合成武县教体局推出系列报道《伯乐故里寻“伯乐”》,跟随记者的镜头,走近这些优秀教师。今天推出《王鹤腾:以爱为笔,书写文化传承的教育篇章》
大众网记者 刘德龙 王文博 通讯员 刘胜广 成武报道
在成武县郜城第四实验小学,有这样一位教师,她用十四年的坚守与热爱,在教育的沃土里默默耕耘,用智慧与汗水,为孩子们铺就一条通往知识和文化殿堂的道路。她,就是三年级语文教师王鹤腾。
笔尖耕耘,搭建心灵之桥
王鹤腾深知,写作对于学生而言,不仅仅是一项技能,更是表达内心世界的重要方式。为了让学生爱上写作,消除对写作的恐惧,王鹤腾以身作则,致力于和学生一起写下水文。无论是校园里的一草一木,还是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都能成为她笔下的素材。几乎每单元,王鹤腾都会精心创作下水文,用生动的语言、细腻的描写,为学生们提供最直观的写作示范。
同时,王鹤腾一直坚持的“漂流日记”活动,更是在班级里掀起了一股写作热潮。一本本日记本在学生之间有序传递,每个人都能在上面写下自己的生活感悟、奇思妙想。王鹤腾也会认真阅读每一篇日记,用红色的笔写下充满鼓励与建议的评语。在她的引导下,写作不再是一项枯燥的任务,而是一场充满乐趣的心灵交流。许多学生从最初的害怕写作,到后来能够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主动创作小故事、小诗歌,写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古韵传承,点亮文化之光
除了写作教学上的成绩斐然,王鹤腾还十分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在她看来,让孩子们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更能够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为此,王鹤腾连续三年带领学生参加省市县举办的“国学小名士”比赛。备赛过程堪称一场全方位的挑战,从经典诵读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朗诵,到笔试环节对海量知识的系统梳理,从飞花令时对诗词储备的敏捷调用,到抢答题时对反应速度的极致训练,无一不需要反复打磨。王鹤腾常常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查阅大量资料,精心设计诵读脚本,整理笔试知识点,模拟比赛场景,力求让学生在每个环节都能以最完美的状态呈现。
在她的努力下,学生们在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们用清脆的童声、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敏捷的反应能力,将经典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高度赞誉。这些荣誉的背后,是王鹤腾无数个日夜的付出和汗水,更是她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执着追求。
文化接力,见证学生成长的足迹
王鹤腾的教育成果不仅体现在学生的比赛成绩和写作能力上,更体现在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上。许多毕业生在离开母校后,依然保持着对经典诵读和写作的热爱,将这份文化的火种带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王老师不仅教会了我们写作的技巧,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一位已经毕业的学生这样说。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关注传统文化,积极参与各种文化活动,成为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新生力量。
“未来,我将继续坚守在教育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用我的行动诠释一名优秀教师的责任与担当。”王鹤腾表示,她希望在她的引导下,有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热爱写作、热爱传统文化,用自己的笔触书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