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关注世界帕金森症日,医师:患者抓住手术时间窗口很重要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症日。该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神经退行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特征。如果不及时治疗,随着病情的逐步加重,患者将陷入多种困境甚至无法自理。海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李俊驹表示,患者应当积极抓住最佳手术时机进行手术,有助于缓解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
科普义诊活动现场。
在4月11日上午海南省人民医院开展的帕金森症科普义诊活动上,现场来了不少中老年朋友及家属听讲。
“这个病主要有两大方面症状,即运动症状与非运动症状,其中非运动性症状是早期病人表现出焦虑失眠、味觉嗅觉减退等,运动性症状早期表现有单侧肢体比如一些小关节的颤抖、僵硬和运动迟缓,后续会逐渐出现一侧肢体的僵硬等。”李俊驹说,一般情况下由于病人自身不够重视等原因,从出现早期症状到最终确诊一般都经过2年时间,出现误诊漏诊等情况。因此,当病人出现症状后,应当及时进行详细检查和及时诊断。
科普义诊活动现场。
他表示,帕金森病一般可以根据症状和发病进程分为5期,一般手术时间是在2期到4期,这是比较合适的时间窗。帕金森病发病的两三年时间内,服用相关药物可以有效缓解症状,但随着病情的进展,服用药物的效果越来越差,称为“蜜月期”结束,药效时间缩短,这时候需要及时抓住机遇进行内外科的综合诊治,判断是否适合进行手术,安装脑深部刺激设备(脑起搏器),以进一步缓解症状和控制病情进展。
至于如何判断是否在手术时间窗口,李俊驹表示,一般是发病满3年,服用药物发现药效减退,且服药的“开关现象”很明显(即服药前后症状差别比较大),这时候进行手术的效果也就更明显。
“如果处于手术时间窗口,尽早开展手术就越有助于缓解症状和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李俊驹说。(王康景)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