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无尽藏 国美又日新
杭州日报讯 4月10日,2025“国美发布”暨中国美术学院建校97周年系列学术活动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
湖山毓秀,钟灵聚贤。97年前,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国立艺术院在西子湖畔破曙而生,开中国现代高等艺术教育之先河。九秩七载,中国美术学院名家辈出、群星璀璨,传灯续火、守正出新,走出了一条绵延通达的国美之路。
在中国美术学院建校97周年之际,举行了一年一度的“国美发布”,共发布三项内容:赵无极作品捐赠暨赵无极研究中心揭牌、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书学印学研究院授牌、中国设计智造大奖创新孵化行动。
“学校始终以名校意识、自主意识为引领,坚持解放思想、独立思考,坚持追求一流、追求卓越。”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说。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余旭红表示,“未来,中国美院将同美术界一道,培养卓越人才,创造新时代的艺术,努力作出全世界认可的艺术贡献,共同书写世界艺术史,以中国精神参与塑造世界艺术新格局。”
“精神归途” 赵无极作品捐赠暨赵无极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赵无极先生是世界现代艺术史天空中的一颗璀璨星辰,更是中国美术学院学术谱系中的一座历史丰碑。他的艺术以中华文明之传统,开现代绘画之生面,在世界艺术史上创造出独树一帜的东方气象,在世界艺坛绽放出中华现代文明的绚烂花朵。此次捐赠见证了赵无极作品的还“家”之旅,也是赵无极先生留给母校最珍贵的礼物。
此次捐赠实现了赵无极作品在中国大陆公立美术馆收藏体系中的重要突破,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一创举离不开捐赠人的鼎力支持与帮助。赵无极夫人弗朗索瓦兹·马尔凯-赵女士将珍藏的212件赵无极作品捐赠给中国美术学院。赵无极儿子赵嘉陵、儿媳陈绵将1件赵无极油画作品和17本文献资料捐赠给中国美术学院。弗朗索瓦兹·马尔凯-赵女士与赵嘉陵先生分别通过视频致辞,表达对此次赵无极作品捐赠及赵无极研究中心建设以及中国美术事业的支持。
以赵无极系列作品捐赠为契机,中国美术学院将携手赵无极基金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赵无极研究中心,通过赵无极“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艺术,积极参与世界艺术史书写,共同助力东西文明互鉴。
“通人之学” “浙江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书学印学研究院授牌
传统出新,国美先行。2023年国美发布宣布成立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并依托书法学院设立中国书学印学研究院,展现了新时代文化强国、文化强省战略中的国美担当。
中国书学印学研究院将以“汉字与文化研究”“书法篆刻文献与理论研究”“书法篆刻创作与传播研究”三大研究方向为支柱:以中华文明基因——汉字,作为研究切入口,从中华文化和艺术源头的视角,推动传统文化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古代文献的梳理与研究为切入口,从文化观念、社会视角,审视中国书学印学的实践与理论,挖掘传统文化内涵,阐释传统文人的精神世界;以理论研究为依托,强化书法篆刻创作语言研究;通过跨学科融通,扩展传承与传播渠道,弘扬中国书学印学的传统精神,铸炼当代语境中的时代意义。
“十年焕新”
中国设计智造大奖创新孵化行动启幕
中国设计智造大奖创新孵化行动发布仪式现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设计智造大奖与首批响应孵化行动的7家科技企业正式签约,其中包括宇树科技、云深处科技、强脑科技、群核科技等四家被称为“杭州六小龙”的企业,以及灵伴科技、阿里国际、美团低空物流科技等科技创新企业。双方就产学研深度合作、教科人协同一体化发展,达成一系列战略合作协议。
十年砥砺,中国美术学院以DIA大奖为创新引擎,孕育助力了一批科创新势力破茧成链,助推杭州跃升为全球科创版图的东方坐标,架设起全球智识与中国科创的对话桥梁。今天,中国美术学院积极回应教科人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新趋势,着力构建“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发展的产学研革新实验,以艺术之名,塑新未来艺科融合新动力。
当天,建校97周年系列学术活动“黑神铸炼”——“黑神话:悟空”艺术展开幕式,“新时代青年美术人才培养计划绘画100 ”项目开班仪式,肖峰艺术馆开馆暨“时代之子——肖峰、宋韧艺术展”开幕式同步举办。其共同的指向,都是希望培育时代新人、创造时代艺术,都是希望用艺术创造力,去探索向上向前的生活,去涵养一个日新的世界。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