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给广大群众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为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兴业银行济南分行结合真实案例,组织开展防网贷诈骗大讲堂公益活动。
在活动现场,兴业银行济南分行的工作人员给金融消费者讲解了虚假网络贷款诈骗典型案例:刘先生在网上看到一则无需抵押、快速放款的贷款广告,便按要求下载了APP并填写个人信息。之后,客服称其贷款申请已通过,但需先缴纳3000元“手续费”才能提现。刘先生急于用钱,便转账过去。可转完账后,客服又以信用不足需缴纳“保证金”为由,让刘先生继续转账。此时,刘先生才意识到被骗。
防网贷诈骗大讲堂公益活动中,兴业银行济南分行对诈骗手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一是利用人性弱点,抓住人们急于求成、贪图便宜、害怕惹事等心理。如虚假贷款诈骗利用人们急需资金的心理,以低门槛贷款为诱饵;冒充公检法诈骗则利用人们对法律权威的敬畏和害怕被追究责任的恐惧心理。二是伪装身份与场景。诈骗分子常伪装成各种权威或可信的身份,如银行客服、公检法人员、知名企业员工等,并编造逼真的场景,如涉及违法犯罪、账户存在问题等,让受害者在心理上先入为主,降低警惕。
三是诱导转账汇款。通过一系列话术和手段,诱导受害者转账汇款。如以手续费、保证金、解冻费等各种名义,让受害者向指定账户转账,一旦转账成功,诈骗分子便迅速转移资金,消失无踪。
活动结束时,兴业银行济南分行对金融消费者进行了风险提示:要提高警惕,不轻易相信,对各类自称权威机构或人员的电话、信息保持高度警惕,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网络办理案件,更不会要求群众转账到所谓“安全账户”;要谨慎对待网络信息,不要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下载未知来源APP,在网络上看到的贷款、兼职、中奖等信息,要仔细甄别,不要被虚假的宣传所迷惑;要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在网络或陌生电话中透露个人身份信息、银行卡号、验证码等重要信息,如接到可疑电话,可主动挂断,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对方身份;要多方核实求证,如果遇到可疑情况,不要盲目行动,及时与家人、朋友沟通商议,也可向相关部门或机构核实,避免上当受骗,如不幸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应立即拨打110报警,并保留好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积极配合警方调查。
防范电诈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公众与金融机构携手同行。兴业银行济南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升级智能风控技术,扩大反诈宣传覆盖面,切实守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