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时刻V播》20250415:“中南好书之夜”今晚启幕
轻触时刻,V播在手!大家好,欢迎来到时刻V播,每天几分钟,几个话题,让你记得住、带得走、用得上。
【本期内容摘要】
【V讯】
【1】
今晚,“中南好书之夜”第二届中南好书颁奖典礼在长沙举行。活动以“致敬中南好书,阅见字里山河”为主题,邀请写书人、出书人、评书人、读书人汇聚一堂,共同奔赴一场阅读风尚。
【2】
今天,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4月14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主题宣讲文艺展演在长沙举办,现场发布了湖南省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十周年主题曲《你在我身边》及MV。这既是对总体国家安全观在三湘大地生动实践的深情礼赞,也是新时代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的创新之举。
【3】
4月14日晚,“百年花鼓 一见入戏”首届湖南省花鼓戏优秀剧目展演活动在湖南戏曲演出中心拉开序幕。活动为期8天,集中展演4台经典大戏与16出精品小戏,全方位呈现花鼓戏艺术的传承与活力,为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评论】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公布河北、江苏、河南等地查处中小学违规办学行为的典型案例,并就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办学行为提出要求。(4月11日 《人民日报》)
与教育主管部门整治决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中学生睡眠时间不足的现实和家长对禁补的“暧昧”态度。《2022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显示,初中生每天只能睡7.48小时,高中生更是只有6.5小时,远未达到教育部的要求。在补课与不补课的调查中,26.1%的家长明确支持补课,36.8%的家长持观望态度。政策的约束、学生的负担以及社会、家庭的焦虑,一览无余。
这种看似矛盾的“拉扯”根源在于,有些地方政府和学校把“升学率”当成彰显教育强的招牌,以此争取更多优质生源;家长则希望孩子考上好大学,拥有好未来。在社会需求和“考好即有回报”的现实背景下,违规补课在一些人眼中,不是单纯的道德与合规问题,而是一种在激烈竞争中谋生的策略选择。
教育部的“禁补”是动真格的,但年年补也是真实,看来光“堵”不行,还要“疏导”。红网评论作者高家千认为,“疏”就要从制度的“根子”上下手。一方面,用学生身心健康指标替代传统的“以分取人”的评价,谁还会顶风补课?另一方面,参考上海“周末学堂——复旦大学拔尖学科高中先修计划”,让重点高中学生在复旦等高校选修课程并兑换学分,把升学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也缓解家长焦虑。当升学率与资源分配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时,“禁补令”自然会成为历史。
当然,制度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还需要在实践中寻找更优解。当校长的绩效考核表上“学生睡眠质量指数”“学生体质健康指数”排在第一位时,课堂上便没有了此起彼伏的哈欠声,教室里也闻不到风油精的气味,师生也不再是靠咖啡“续航”的“人肉电池”,这场为了分数抢时间的“战斗”注定退场。
教育不是计时的沙漏,应该是一个装满了希望的小盒子,慢慢积攒着孩子们成长的各种可能。教育的价值是超越分数的成长,唤醒生命的无限可能。(刘惟烜 杨婕艺 李静怡 龚晗)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