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罗源:为县域发展蓄积青春动能
(福建日报记者 庄严 通讯员 林晋如 刘其燚)
罗源是来自河南的博士选调生赵爱利工作的第一站。“刚到罗源的时候,我有些迷茫,还好县人才驿站给我提供了各种帮助。”赵爱利告诉记者,在人才驿站的帮助下,她直接“拎包入住”了生活设施配备齐全的人才公寓,很快就在罗源安顿下来。
近年来,罗源关注青年人才的成长生活需要,在全县建设了5个人才驿站,为辖区企业、教育卫生、乡村建设等优秀人才以及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等各类群体服务,持续释放人才驿站“筑巢引凤”效应,推动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为高质量发展积蓄青春动能。
走进罗源县人才公寓,能够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温暖:每户都配备了齐全的生活设施,从家具家电到网络配置,一应俱全。针对高校毕业生住宿难问题,罗源县推出人才公寓住房保障措施,提供温馨舒适的公寓,还提供短期住宿调整服务,确保每位人才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居住方案。同时,布局人才公寓周边业态,优化公交线路,全方位塑造青年友好型人才公寓。据统计,罗源县目前已配套建设人才公寓155套,为就业高校毕业生安排短期免费住宿床位数300个。
“人才驿站还定期组织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人才交流,更是让我有了归属感。”日前,罗源县松泽园人才驿站举办“传统美食烹饪”文化体验活动,赵爱利参加了。在专业厨师的指导下,引进人才体验传统美食烹饪、互相品尝评价,现场欢声笑语不断。
“除了解决外地人才的住宿需求,我们同样关注他们的情感和成长需求。”罗源县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设置在罗源县凤山镇的松泽园人才驿站,有交流休憩、议事协商、事务办理等3个主要功能区,可开展创业孵化、人才服务、人才交流等工作。县里还定期组织人才交流沙龙,邀请金融机构和县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就人才优惠金融措施以及县级人才政策体系建立、人才引育申报工作等进行解读解答。
为加强与海洋经济高层次人才(团队)的对接交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罗源县在鉴江镇成立了洋泽海洋产业园人才驿站,依托福建省洋泽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对接高校、科研院所的各类人才资源,建立专家人才和本土人才信息库,实行“驿站 专家 多方资源”人才培训机制,深入研究水产良种培育、生态养殖、水产品加工等技术,目前已取得20多项技术专利。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