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数智赋能 织密防火安全网

发布时间:2025-04-16 01:11:02

原标题:数智赋能 织密防火安全网

4月8日,在国网江西信通公司调度监控中心的大屏幕上,随着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全省电网的立体防护图实时显现出来。其中,输电全景平台的AI智能识别功能将监测到的烟火用预警方框标出,系统会自动标注经纬度、关联杆塔编号,在一分钟内推送至运维人员终端。“这套融合卫星遥感、无人机巡航与地面监测的‘空天地’立体防控体系,将山火预警准确率提升至92%,应急处置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超10倍。”国网江西信通公司研发经理胡林介绍说。

我省森林覆盖率位居全国第二,苍翠山林是生态资源优势,同时也给电网安全带来一定挑战——全省4万余公里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中,近七成穿越山林地带。

“过去依赖人工巡查和群众护线,火情发现有时可能会滞后,如今科技手段让防控‘跑’在火苗前。”国网江西电力设备管理部输电处副处长徐陈华说。

今年3月,新余市狮北Ⅱ线铁塔通道出现热源异动。布设在距离隐患点最近的无人机应声升空。搭载红外双光吊舱的无人机10分钟内飞抵目标区域,对山体展开多角度立体扫描,热成像画面实时标注出3处潜在火点,让运维人员能持续关注潜在火点的发展态势,做好应急防火工作。

在新余市城区,国网新余供电公司布设了11个无人机机场,实现网格化布局,设备可自主接力巡航,实现通道防护无缝衔接。相邻机场的无人机能在30秒内完成任务交接,构建起半径5公里的立体防护圈,使复杂地形巡检精度提升至98%。

“在输电全景平台建成之前,我们输电线路上的监控设备和系统‘各自为政’,有时候查一个点位的监控要同时开四五个系统。”国网江西信通公司负责系统开发的技术人员张雷给记者介绍说,提高效率必须统一平台。公司研发团队在不同的设备和系统中反复尝试,经过多次修改,最终让分散的“信息孤岛”汇聚成现在的智能平台

看得清还得认得准。“目前全省有4万多台可视化装置,如果按照每小时拍摄一张图片上传平台计算,一天就有近百万张图片的数据量,靠人工一张一张去看是不现实的。”张雷说,面对海量数据,研发团队为系统装上“智慧大脑”,通过创新开发的多尺度特征提取技术,可穿透烟雾识别火源,场景识别准确率达92%,平台系统每天处理图片超400万张。

目前,全省10千伏以上的输电线路上布设了4.6万套可视化装置及1426台无人机。今年还新增了35套红外热成像设备和1.3万套星光夜视设备,让夜间巡检频次加密至15分钟一次。此外,为应对复杂环境,输电全景平台还整合风云系列等11颗卫星遥感数据,通过“空天地”立体防控体系24小时全天候守护着电网安全,应急处置时长较以往缩短40%。数据显示,江西电网近三年因山火导致的线路故障率下降了50%。

“我们将进一步提高平台AI识别的准确率,未来还将把电力气象数据与平台融合,新增雷电、暴雨、台风等灾害预警功能。”胡林说。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兆恺(朱兆恺)

责任编辑: 小云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