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启蒙思想在反封建的过程中,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但是当资本主义社会走向没落,资本主义腐朽思想腐蚀着整个社会,此时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便是结婚率低离婚率高单身者多,本文将从思想领域探讨造成这种现象主要几点原因。
1
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对婚姻的破坏作用
家庭,是一个小集体,个人主义对集体的破坏作用是很大的。个人主义的一种表现,是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比如,一个家庭里,丈夫主要负责忙事业挣钱,妻子主要负责照顾家带孩子,这本来是一种很好的互补合作生活方式,但是,由于每个人只为自己考虑,丈夫觉得自己在外打拼工作压力很大很辛苦,而妻子觉得自己又上班又带孩子白天晚上连轴转很辛苦,都觉得自己付出得多对方占了自己的便宜,这就容易引发争执,争论谁付出得多谁付出得少,相互攻击,增大了生活成本,降低了生活幸福度。
这令我想到当年有位前辈反对“多干多拿,少干少拿”的分配方式,年少时我对此很不理解,觉得这样的分配方式是最公平的。但只要走入真实的生活,就会发现,人类社会是十分复杂的,绝大部分劳作是不能精准计算的,由于经济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思想观念等),除非依靠专制统治,由一个人定标准做判断,否则“多干多拿,少干少拿”的分配方式容易引发集体中的个人出现斤斤计较的坏毛病。长辈常常会告诫新婚人:要多包容体谅对方,就是为了克服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的另一种表现,是想占他人便宜,而占他人便宜往往需要先找一套说辞。在我看来,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都有个基本的原则,就是权利和义务对等,比如在封建社会,规定丈夫是一家之主的同时也要求丈夫做家庭的顶梁柱把家庭支撑起来,但是有些人,却是挑选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中所有对自己有利的说辞,来占对方便宜,对方虽然讲理讲不过,但因感到不公平,心里不舒服,这就埋下了隐患。
想占他人便宜的心从哪来?从剥削制度而来。剥削,就是“无偿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就是少干多拿。那些不能靠权力、资本剥削他人的人,想占他人便宜,就只能靠坑蒙拐骗了。
此外,在资本主义社会,普通劳动者非常辛苦,而单个劳动者对剥削压迫者是没有抵抗力的,这就导致有些人会下意识地挑选对自己有利的理论,从而把生活压力转嫁到对方身上,使自己能够过得轻松一些,但时间久了,对方同样会感到不舒服。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鼓励大家“斗私批修”,“斗私”是什么?就是本着维护集体的公心,少考虑自己,多考虑别人,多考虑集体。人为自己考虑经常是出于潜意识的,甚至有时自己以为是为集体考虑,其实夹杂着私心。例如,一位老同志曾提到一件往事:他年轻时,因想着多为人民做贡献而努力学习,曾连续几年被单位评为学习标兵,有一年他落选了,于是连着几天闹情绪,还怀疑有人故意整他,后来他突然想到:我努力学习是为了为人民服务还是为了个人评标兵呀?想到这,豁然开朗。再例如,妈妈很愤怒地指责孩子的缺点,是为了孩子的成长,还是为了缓解妈妈自己焦虑的心情?因此,婚姻如果出现了问题,先自省,看看自己以为是为了大家好的心思里,夹杂着多少私心,而这私心又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感情,影响了妥善解决问题?
个人主义的一种表现是自由主义。面对集体,就应该有为他人、为集体着想的心。有些人虽然结了婚,却没有家庭责任感,我行我素,将婚姻视为牢笼,将自己的自由主义辩解为热爱自由。集体与个人是相互成就的,如果不愿意为婚姻付出,可以选择不结婚,既然结了婚,向小家庭让渡部分个人自由是有必要的。既想拥有集体的好处,又不想对集体负责的做法,注定成为集体的破坏力量。
享乐主义对婚姻的破坏作用也很大。社会主义社会讲“劳动创造价值”,是“劳动最光荣”,鼓励大家“为人民服务”。如果夫妻俩都热爱劳动、乐于助人,那么家庭矛盾会少很多,就怕丈夫想当“大爷”,要妻子伺候;妻子得了“公主病”,要丈夫捧着,时间长了就有可能出问题。
个人主义,从统治角度来说,是为维护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灌输英雄史观,为使劳动者一盘散沙而服务的。享乐主义从何而来?一则它属于剥削阶级思想,二则是一种促销手段。
2
消费主义、拜金主义对婚姻的破坏作用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后期,出现了生产过剩问题,如何处理过剩产品?对外要扩大市场,对内要促销。于是,对于婚姻,社会上炒作起各种消费项目,导致婚姻的物质标准过高。其实自己应当有清醒的认识:有关婚姻的消费项目,哪些是生活需要的,哪些是社会上炒作起来的?哪些是量力而行可以购买的?哪些是超出家庭支付能力的?对社会炒作起来而自己不应该购买的要顶住社会压力坚决放弃,更不要把这些炒作起来的项目和爱捆绑在一起,仿佛不花钱就是不爱。买生活必需品,买是出于爱,不是生活必需品,买了不是败家吗?《共产党宣言》里谈到,“它(资产阶级)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这其中一种表现是用钱说事,爱要用钱来表达,不花钱就是不爱。我同意花钱是表达爱的一种方式,但一则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再则花钱不是表达爱的唯一方式。
3
失去集体对婚姻观念的影响
对于大龄未婚但想结婚者,人们往往批评他们“太挑剔了”。有些人是私心作祟,想占对方便宜,或者斤斤计较,除了这些,失去集体也是其中的原因。有些人找对象,试图找一个能帮自己把所有生活问题都解决了的人,实际上这样的人是没有的,如果有集体照护小家庭,就不需要这么想了,找对象就找自己喜欢的人就好,至于这个人的不足之处,可以由集体来弥补。
在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生活比较痛苦,社会会通过文艺作品为人们制造一些幻想来缓解痛苦。而人如果不拥有真正发展自身的集体,就容易找不到自身定位而迷失在幻想里。一些人对对象要求过高,就是被幻想迷住了,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
失去了集体,单身人士缺少了社会交友平台,而一旦进入相亲环节,难免就会先谈物质条件和各种条框要求再谈感情,就会把一些可能的结婚对象错过了,并且,相亲使谈婚论嫁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个交易场所,令人感到厌恶。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